
SERVICE PHONE
13899998888发布时间:2025-08-25 17:53:28 点击量:
近日,教育部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进行公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下称“佛职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团队入选。这是佛职院在高端装备领域取得的又一项国家级突破性成果。该团队自2021年获批立项以来,围绕区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电气自动化高技能人才和技术的迫切需求,通过三年系统化建设,在课程建设、资源建设、实训建设、技术攻关、合作交流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全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佛职样本”。
佛职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于1999年开设,是学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自开办以来一直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及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也是学校智能控制专业群的龙头专业。
2021年,佛职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团队获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紧扣服务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我们随即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从团队建设、项目管理等环节做到提前布局规划,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责任分工以及实施路径,共同推进项目进展。”团队负责人欧阳永中介绍。
佛山是中国第四个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三万亿元的城市和全国唯一一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拥有发展职业教育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佛职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团队积极与原点科技、固高科技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导师“传帮带、老带新、强带弱”,强化教师的岗位知识、技术技能、工程经验,双师合作攻克企业技术难题。
团队与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佛山市先进激光加工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与佛山华数机器人共建“国产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应用示范基地”,与欣旺达开展海外人才联合培养,与德国最大的职业教育集团之一(F+U)开设科达国际化工匠班,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师资链的深度融合,支持团队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
如今,团队已为区域产业培养了数千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并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主要包括: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一类品牌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
团队成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级项目4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篇,承担企业横向科研项目40项,拥有82件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12项,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荣获国际创新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2项,为企业开展技能培训21万人/日,有效推动了教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迅猛。全球电气自动化市场规模达数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气自动化市场,经预测,2025年中国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将达百万,行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极为迫切。
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及企业需求,团队围绕高端装备设计、装调、运维等岗位能力要求,动态优化课程体系,融入行业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确保教学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我们成立5个调研小组,深入东北、华东、华南、西南、中部地区装备制造行业、企业和院校进行调研,线家院校,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新技术应用和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最终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欧阳永中说。
按照“岗位群对接专业群”建设理念,团队围绕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对接结构数字化设计、设备智能化控制、产线系统化集成、工厂信息化服务等技术链,基于职业工作过程,构建以公共基础平台为基石、五大技能模块为支柱、N个企业项目培训包为桥梁的“1+5+N”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团队携手美的集团、格兰仕集团、科达制造、兴发铝业、华数、一汽-大众等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开发“数转智改”课程和教材,建成《现代电气控制技术》等国家规划教材5部、《智能装备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等校级新形态教材12部。
此外,团队与无锡职院、江苏海事职院等合作制订共同体专业教学标准1个,开发《PLC应用技术》等课程标准19个;新建《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等15门新技术课程,《智能产品创新设计》等专创融合“金课”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资源库在线万以上,用户覆盖全国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的重点项目,旨在通过团队协作与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性重点产业与民生紧缺领域。
如何抓好师资建设?团队围绕区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电气自动化高技能人才和技术的迫切需求,构建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人才”与“初级技师—中级技师—高级技师—工匠大师”双轨道四层次的发展路径,循序渐进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借助大数据技术,团队建设了“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质量工程管理平台”“科研管理系统”等教师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教师信息、教学质量、教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提高团队管理效能,实现各环节全覆盖,通过数字化团队管理促进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
经过三年建设,学校以团队为引领,孵化出2个省级课程思政团队、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辐射带动10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构建了“1+7+10”国家、省、校三级联动、同频共振的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团队建设体系。
团队示范引领效应逐步凸显:主持、参与国家级别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牵头建设国家级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取得各类国家级别成果16项、省级成果42项。育人成效获得行企、院校、社会的广泛认可。
去年7月,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团队在副校长欧阳永中的带领下参与了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高端装备(一)”协作共同体理事会暨团队建设经验交流及专家指导培训会,经验成果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推动高端装备领域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欧阳永中表示,未来将充分发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带动市级、校级团队整体规划和建设布局,推动职业院校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