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RVICE PHONE
13899998888发布时间:2025-08-25 17:59:39 点击量: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一篇报道关注了中国对江豚的保护,报道说中国正积极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介绍了中国科研人员正在努力拯救长江中最后一种鲸豚类大型物种
报道说:“长江江豚是长江里仅存的顶级掠食者。它们很稀有,其数量反映了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报道关注了中国全面禁渔的实施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2006年最早提出,并在多位科学家的持续呼吁下,长江十年禁渔令最终全面实施。禁渔令由警方监督执行,在长江干流、支流和通江湖泊非法捕捞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并赞扬这一禁令影响深远。
报道说,王丁等科学家正呼吁十年禁渔期满后延续保护政策。他们发表于《中国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显示,自2021年禁渔实施以来,长江鱼类资源量呈现增长趋势。
报道指出,禁渔易,禁航难——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承载着客货运输重任,更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所在。王丁教授提出:“船舶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极大,因为噪音污染非常严重。”这种水下噪声污染会严重干扰长江江豚生存。科学家认为,船舶声呐可能就是导致依赖声波交流的白鱀豚灭绝的元凶之一。
相对可行的方案是推动沿江化工企业搬迁。过去十年间,数千家化工厂被关停或迁移,此举显著改善了长江水质。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止跌回升是长江生态修复成效的有力证明。上世纪90年代长江江豚尚有3300头(注:实际数量为3600头),到2006年已锐减过半。随着禁渔令实施、化工厂搬迁,种群下降趋势终于被遏制。更令人振奋的是,过去五年间江豚数量逆势增长近25%。
这些数字让科学家们倍感自豪——它们折射的是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复苏。“保护江豚就是保护长江,”王丁说,“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生态保护的成效。江豚种群恢复得好,说明整条长江的生态健康都在改善。”
微信扫一扫